你的问题、你的疑问、你的好奇、你应知而未知的许许多多,好奇客都为你准备好了!
首页 > 历史 > 正文

谁杀死了清朝的“魏忠贤”?

历史 | 2022年04月13日14:51:39 | 阅读:1171 | 评论:0

网站后台->主题配置->广告设置->文章顶部广告

说到大明王朝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位九千九百岁——魏忠贤,权倾朝野的宦官在朝廷肆意妄为,整个天下都被宦官搅得乌烟瘴气。明朝给人的印象是乱,朝政的处理可以用一团糟来形容,而乱的原因就是有专权宦官的存在。可让人奇怪的是,我们谈起清朝的时候,九龙夺嫡、吴三桂造反、慈禧太后专权等事情是我们关注的热点,在大明王朝如鱼得水的“魏忠贤”消失了,清朝268年的历史竟没有过宦官专政的现象,问题来了,是谁杀死了清朝的“魏忠贤”?

当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他针对汉朝、唐朝时宦官专政现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宦官不得干政、宦官不得读书识字、宦官人数不得过多等,然就是在大明王朝,宦官专政现象最为严重,而朱元璋所设立关于抑制宦官的政策,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朱元璋废除在中国实行了上千年的宰相制度,企图将帝国的权力都回收自己的手中,然人力是有限的,朱元璋在废除宰相制度后日以继夜处理公文,即便是在后来设立了内阁,工作量依旧庞大。老朱家的子孙们并非每个都是朱元璋那样的工作狂,他们并没有对皇权该有的尊敬,为了减少工作压力,明代中后期的皇帝们慢慢地将手中的权力变相地过度给了身边的宦官,宦官从此可以光明正大地干政。

清朝建立后反思过前辈的错误,然我们发现,大清并没有恢复宰相制度,却也防止了宦官专政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要从明清两朝的制度说起。

明朝的太监不仅有批红权,还负责掌管奏折,一般而言,大臣们上交的奏折会先送到太监的手中,太监将之送给管文房的内侍,再由内侍传到内阁,在这一过程中,太监有的是机会可以进行暗箱操作。

满清在入关以前,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了中央的各项决策,这是基于满清实行的八旗制度所决定的。在清朝建立后,从皇太极开始设置内阁,议政大臣会议失去了决策的权力。康熙帝时期设置了南书房,皇帝读书的地方慢慢变成了秘书处,内阁逐渐变成了虚构的机构。雍正时期,为了适应西北用兵的需求,正式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比起南书房更加正式,更重要的是,军机大臣只在皇帝发问的时候提供咨询,且军机大臣与皇帝谈话的时候太监不许在旁,一般人都不得靠近。军机处既提高了皇帝处理公务的效率,又完美地杜绝了宦官干政的可能。

明朝皇帝对宦官的厌恶,对宦官的打压,从来都是停留在口头上面。纵观大明的历史你会发现,明朝皇帝鲜有不喜欢宦官的,皇帝们的敌人是有可能黄袍加身的大臣,有可能夺权的外戚,却绝对不会是没有生殖功能的太监,太监们在皇帝的年幼的时候,在满朝文武反对皇帝的时候,永远会站在皇帝的身边支持他,皇帝打心里喜欢宦官。

清朝皇帝却完全不一样,宦官不得干政、宦官不得读书识字等政策在明朝只是口号,在清朝却会绝对实行。清朝的统治阶级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明亡不亡于流贼,而亡于宦官。”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见往易规,不置宦官。康熙认为“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明朝的宦官人数最多之时有十万之众,而顺治时宦官千余人,到了乾隆年间增至三千人,清末之时也没有超出过这个数量。

清朝的皇帝并不会如明朝皇帝那般与宦官太过亲近,相反,清朝的统治者们认为宦官便是异类,是明朝灭亡的蛀虫,对于宦官干政现象,清朝的一个铁律就让所有宦官安守本分,“内监有言者斩。”即便是在顺治年间,皇帝曾在大太监吴良辅的蛊惑下裁明朝的“二十四衙门”为“十三衙门”,出现了宦官干政的现象,然十三衙门也仅仅存在了两年的时间,顺治十八年的时候就被裁撤。康熙于同年二月宣布:“十三衙门尽行革去,凡事皆遵太祖、太宗时定制行,内官俱永不用。”清末时期虽也出现过安德海、李莲英这样的宠宦,然他们只是充当着通知者的传话筒,并没有真正的接触到朝廷的权力核心。

当我们在讨论清朝为什么没有“魏忠贤”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在讨论皇帝的素质问题,英明的皇帝坐镇江山时自然不会有魏忠贤的存在。明朝的皇帝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任性,虽然有明仁宗、明宣宗、明孝宗这些明君的存在,却也有把自己玩到被俘虏的明英宗和每天只和木头打交道的明熹宗。明朝的太子培养制度有着致命的缺陷,太子何时出阁全由皇帝说了算,朱由校登基的时候还是个文盲,让一个文盲来治理天下,也难怪会有魏忠贤的出现。

清朝创立了秘密立嗣制度,取代了公开的预立嫡长子制度,清朝统治者的整体水平比明朝高了一大截的原因也在于此。顺治年间,顺治帝受到了摄政王的制约,为了扭转王权高于皇权的基业,顺治帝发奋学习,曾经因努力过度而“呕血”。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征,此后接连解决了鳌拜和吴三桂这两个大问题,将国家大权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打破了地方割据威胁中央的局面。雍正皇帝在为期间“办事自朝至夜,刻无停息。”,政务“无分巨细,务期综理详明。”

明朝的皇帝们在上位之后大多都喜欢扔下担子,要么沉迷于美色,要么沉迷于炼丹成仙,没把政务当一回事。清朝的皇帝是真的呕心沥血,除了没有当过家的同治皇帝有些昏庸,其余的皇帝都是勤劳的统治者,每个人都把守住祖宗基业当成了人生目标。

明朝宦官专政究其本质,这都是因为皇帝的昏庸无能造成的,统治者既是懒惰的存在,又是嗜权的存在,他们想要享受天子的权力,害怕自己的地位被撼动,于是将决策权交到了大臣们的对手面前,交到了不会威胁到皇位的宦官手上。

清朝的皇帝大多都有得到充足的教育,明白权力与义务并行的关系。统治者有自己的骄傲,他们就算没有天赋异禀,但在继承皇位后会有自己的使命感,会勤勉地处理政务,这才是清朝没有宦官最根本的原因,清朝皇帝的责任感便是杀死“魏忠贤”的凶手。


THE END

本文标题:谁杀死了清朝的“魏忠贤”?

本文链接:http://hqke.net/?id=80

版权声明:本文章是 好奇客 的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本文章!

网友点评 展开评论

本文暂无评论 - 欢迎您

请填写验证码

  • 文章

    605篇

  • 评论

    9条

  • 用户

    13位

热门文章